【48812】陶井 - 文史材料 - 北海市人民政府
来源:m6app官网 发布时间:2024-07-21 19:16:28产品介绍
人类的日子离不开水。最早的水源自然是自然界的江河湖泊。因而,前期人类均挑选其邻近作为居住地。无论是旧石器时代的窟窿遗址,仍是新石器石器的村落,都居住在江河湖泊的邻近。跟着社会的前进和生产力的进步,人类学会了人工挖井取水。《世本》称:“伯益作井”、黄帝见百物,始穿井”。黄帝时代距今约5000多年,伯益则与距今约3000年的大禹一起。
从考古文物看,长江下游地带或许是我国最早开凿水井的当地。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明遗址的第二层发现一口木构方形浅井,系使用天然或人工发掘的水坑加工而成:先在水坑中部打入四排木桩组成一个方形的桩木墙,然后将桩内的泥土挖去,并在方排桩内筑一方形木框(以防排桩向内倾倒),由此便构成一个方形竖井。其边长约2米,深1.35米。从井沿外围留传一圈栅门和苇席残片来看,井上应盖有简略的井亭。时刻距今约为3710年前。晚于河姆渡文明的崧泽文明遗址、良渚文明遗址也有水井发现。太湖流域江苏吴县澄湖和上海松江汤庙村发现崧泽文明时期的竖穴浅井数以百计,均为圆形或椭圆形。一般井深约2米,口径0.7米。嘉善水井系用一段圆木剖为两半,掏空后拼合用长榫固定构成木筒井壁,木筒井口径0.3米,深1.6米。木筒无底,井底放置一层蚬壳,以过滤静水。可见其时现已留意饮水的清洁卫生。在北方的黄河流域,河南龙山文明的凿井有木构方形井、木构圆形井和圆形或椭圆形的竖穴土井。从发现的前期水井材料看,新石器时期的水井均供居民饮用或制陶用。长江下游的水井都是浅井,提水便利;黄河流域的都是深井,提水相对困难,井底大多遗存提水用的陶器残片,阐明其时是以长绳系上陶器提水的。合浦汉墓随葬品多有陶井,等级较高的墓葬还有铜井。它们由远古的水井开展而,和陶屋、陶(铜)仓等见证了汉代合浦经济的昌盛和日子状况,调查其演化不无含义。
首要,从出土的陶井都有地台和井亭(或井栏),可知其时承继了远古注重饮水的清洁卫生传统。如:凸鬼岭西汉后期M6墓的红陶井,有圆地台和圆井栏(栏似罐形)。地台是为了尽最大或许防止地上的水流入井中,井亭(井栏)是为了尽最大或许防止风吹雨打损坏水质。合浦城南邻近草鞋村发现汉代大型窑址发现有三口水井,其间一口有陶制井圈,显然是为维护水质而设;一口井底铺了一层木碳,木碳上压一层竹篾,竹篾上又盖一块石头,估量是饮用水。由此可见其时现已懂得用“活性炭”过滤饮用了,这与良渚文明嘉善水井井底放置一层过滤静水的蚬壳,一脉相承。
其次,从中可一窥社会继续健康开展的音讯。西汉后期井的演化频频:凸鬼岭M6墓出土红陶井,无井盖,井栏似罐形,中有较宽的尖凸棱,略往上卷;晚些时候呈现的井,井栏上下腹斜直,中心的凸棱平直较窄;而凸鬼岭M12墓的一种类型的井,井栏宽沿,上大下小,无棱,有如深钵。这种类型的时代或许介于前两者之间。到了东汉前期,呈现了井亭,且留意装修。如风门岭10号墓的陶井(1件)和母猪岭东汉前期或中期墓M1、M6的陶井(各1件),地台周围均有四个对称的方形柱础,础上各有一柱洞,后者井盖四阿式,刻划瓦垄状纹,正脊、垂脊上有博古装修。四个对称的方形柱础及柱洞,显然是供加建的维护修建井亭之用,井盖正脊、垂脊上有博古装修,为的是漂亮。再到东汉后期,不光加建井亭,留意装修,且有井盖--确保用水清洁卫生的进了一步办法。如风门岭28号墓的陶井(1件):井栏侈口,以一道凸棱为界,上部敛束,饰规整的棱格纹和水波纹,下部近直身;地台上有对应的四圆形础孔,以插木柱,上覆井亭;井亭四阿顶,有瓦垄,正中短脊。风门岭24号墓出土陶井:圆井栏,圆地台,地台上有三等间隔的柱础,虽无孔,估量也是供加建井亭之用。本期还呈现井盖,且规划精美,留意装修。以风门岭24号墓和22号墓出土的陶井盖来说,前者红褐色釉(同墓出土的陶井灰白色,无釉无纹饰),后者灰白胎,亦面施釉;二者均为平面近正方形,四坡顶,中有短脊,前者四垂脊尾端起翘,后者四垂脊尾端略增大,规划精美、漂亮。2008年考古工作者在合浦县城近郊草鞋村发现稀有大型汉代窑址群,其间有3口水井:一口用陶制井圈,另一口以瓦砌井壁,或许是用以和泥浆的“质料水”;还有一口井底方置木碳、估量供饮食用的井,井壁用砖错缝迭砌,非常考究。
咱们回头看风门岭23号西汉晚期墓:该墓有必定的规划,随葬品适当丰厚(出土陶器51件、铜器48件、滑石器113件),但所出土的滑石井质朴无华,可谓一望而知,比之东汉今后的陶井、井亭、井盖,所谓后者比前者“踵事增华”,可见一斑。从汉窑群遗址的三口水井也可见:其时人们既留意水井的清洁卫生,也考究水井的漂亮。